江苏科技大学团队开展长江江豚保护调研
图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长江江豚。
图为团队成员在鄱阳湖区开展长江江豚种群调研。
调研团了解到,在鄱阳湖超低水位的特殊时期,由于担心长江江豚搁浅,巡护队增加了巡护次数、扩大了巡护范围,特别加强了对往常长江江豚出现频率较高的水域的监测。入冬以来,鄱阳湖的水位有所回升,康山水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长江江豚“空白期”之后,近期在该水域活动的长江江豚数量逐渐增加,有时一天下来可以观察到近百头次长江江豚。一天的巡护工作结束后,巡护队还就日常清理非法渔具、开展长江江豚科宣传、开展越冬候鸟监测等工作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
图为调研团在野外拍摄到的长江江豚活动画面。
此次调研,团队还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走访了铜陵、南昌、上饶等地的长江江豚保护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力量参与长江江豚和长江生态保护路径研究”的课题调研。各地社会公益组织也为长江江豚保护的社会化参与献计献策,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今后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保护视野以应对新的挑战,希望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就长江江豚保护科普、科研、栖息地修复等开展更广泛的协作,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对长江江豚种群和栖息地的直接有效干预中。
图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豚母子同游。
自2019年冬起,江苏科技大学长江江豚保护团队每年均赴野外开展长江江豚调研活动。团队负责人叶雷凯介绍,往年的冬季调研以九江鄱阳湖区域为主,今年涵盖的区域更广。团队每年调研都能在野外观察记录到数百头次的长江江豚活动,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长江江豚和珍稀候鸟活动的影像资料。通过每年深入一线,团队不仅能够及时了解长江江豚保护相关信息,更能与各地长江江豚保护力量交流探讨、分享经验,共同守护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
记者:崔兴毅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