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戈壁埋忠骨,碧血丹心照后人

发布时间:2021-03-10 浏览次数:668

 中国青年网镇江38日电(作者 喻永光赵雨斯)70年前,11万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为代价,于19541225日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伟大成就。20212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1722119021/22团支部组织天路先锋实践团队重走天路,共同回望那段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光耀后人的伟大壮举。

缅怀筑路前辈的丰功伟绩

提起青藏公路,必须要提慕生忠将军和他率领的筑路大军。27日上午,实践团的范宗元同学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带领大家共同来到将军府,深切缅怀这位天路将军的传奇一生。慕生忠将军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也是兵城格尔木的奠基人。在慕生忠的带领下,1200多名筑路大军喝冰水、啃干馍,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戈壁上,仅用7个月零4天,就修通了从格尔木到拉萨绵延10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创造了青海和西藏的交通生命线,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

图为穆生忠将军像。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图为范宗元同学参观将军楼纪念馆。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图为范宗元同学了解穆生忠将军生平。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还一起观看了格尔木城市建设纪录片,参观了青藏公路指挥部旧址。格尔木从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带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起,自西藏运输总队在格尔木河畔搭起第一顶帐篷开始,格尔木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智慧与汗水、生命与担当,逐步奠定了格尔木城市的雏形,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竖起了坚实的根基。青藏公路指挥部旧址建于1956年,由主楼、生活楼 、大门旧址三部分构成,青砖白灰砌成,是格尔木从无到有的见证,更是一代代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缩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格尔木人扎根高原、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图为青藏公路指挥部旧址(将军楼)。 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寻访护路工人的不变初心

将初心镌刻在青藏公路上。绵延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公路已经建成了67个春秋,67年来,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公路养护职工接力奉献,默默呵护着这条运输生命线,才保证了大动脉的四季畅通,为青藏两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13号上午,实践团成员范宗元采访了青藏公路格尔木养路段工作人员韩鹏。

图为实践团成员范宗元采访韩鹏先生。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挖炭的,仔细一看是公路段的。韩鹏先生笑着说,在我们这里各公路段养护工区都流传着这样一段形容养路工人的话。当问半,紫外线辐射强度则要高出内地6倍,在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无到日复一日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不是很辛苦时,韩鹏先生的神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他向我们介绍道,青藏公路附近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地方荒无人烟。青藏公路如一条生命之河,为这片荒凉的隔壁带来了勃勃生机。青藏公路建成后,千里青藏线上执勤的官兵们扎根高原,分布在西宁至拉萨沿线10个兵站里。这里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数官兵和养路段工作人员用青春和生命驻守青藏线。我父亲就是青藏公路的一名养路工,是他们那一辈传承给我们的坚定信念让我在公路养护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我已经把公路养护事业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把心放在了这条路上。韩鹏先生的话让我们震撼,虽然为公路养护事业奉献了一生的第一代养路工人已慢慢老去,但他们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无私奉献精神却在这条路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感受世界屋脊的沧桑巨变

为感受青藏公路修通后两省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实践团成员范宗元跟随一位常年奔波于青藏公路线上,从事危货运输的司机马元贵为我们拍摄了青藏公路沿途的风景。二月的藏北草原,最低能达到零下20度,但依然能看到在这片横跨西藏、青海的土地上,成群结队的高原精灵——藏羚羊正在释放它们奔涌的原生态活力。

图为铁路沿途正在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直通天际的天路最大特点是铁路和公路都很少曲折,天空就像古诗中所说天似穹庐,呈现出幽蓝的色调,地面是深沉寒冻的高寒草原,但生命仍在此接近天际之处顽强蔓延着。不远处的青藏铁路顺山势划一弧线凌空而过,似巨弓满拽,又似长虹横贯。

图为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交汇处。江科大环化学院供图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车,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崎岖山间和雪域高原逶迤向前伸展的两条路,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学习上努力奋斗,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将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用热血铸就不朽的丰碑。

作者:喻永光赵雨斯

来源:中国青年网